中达咨询将解答以下关于建材价格上涨对建筑企业的影响以及具体对策是什么的问题。
建筑材料价格的上涨对工程项目造价产生了较大影响,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应对工程项目的高成本运营是建筑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果说2007年价格普遍看涨影响了建筑企业的效益水平,那么2008年以钢材、水泥为代表的主要建筑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将直接影响建筑企业施工规模的增长。很多项目已经成为“吃无味、丢掉可惜”的“鸡肋”项目。建筑企业深切感受到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带来的巨大压力。对此,有必要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索。
建材价格具吸引力
2008年将是钢价的“高位年”。这几乎是行业分析师的共识。多家分析机构分析认为,虽然2008年国家实施了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双防”宏观经济政策,但本次经济增长周期远未结束,国内市场尚未经历“资源调控和调控”。处理能力下降。”相反,出现了新一轮的猛烈涨价,市场库存大幅下降,钢材刚性需求依然维持。
由于成本高、市场需求刚性,钢材价格居高不下。与之相对应的是,水泥价格也不甘示弱,继续保持上涨轨迹。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全国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高位增长,城市改造、房地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加上水泥供需缺口较大的情况下,产能淘汰,都将形成水泥价格上涨的催化剂。因素的影响,其价格必然会持续升温和上涨。
至于建筑市场上的商品混凝土、石油、木材、沙子、AB填料、级配碎石等建筑材料,正以不断上升的趋势渗透到建筑和生产的各个环节。以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武(汉)营(汕)高速公路项目部为例。仅去年一年,由于钢材、水泥、沙子、石油等价格上涨,工程造价就增加了1440万元以上。尽管建设单位调价636万元,但仍出现800万元以上的亏损。预计2008年材料价差将超过1000万元。建材市场也出现波动,但如此大幅、集中上涨并不多见,项目创造效益的压力骤然加大。如何适应建材高成本运营将是未来项目建设的新课题。
涨价绝非偶然
理论界早已得出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结论。
首先,世界经济互联互通,国家大门是敞开的。本地维持低价经营难度较大。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国经济发展论坛”会议上,世界经济学家一致认定“中国的物价通胀是输入性的、粮食驱动的”。以钢铁为例。中国的铁矿石基本上依赖进口。然而,国际铁矿石和海运价格的“超历史”上涨,以及焦炭、废钢等其他原燃料价格的大幅上涨,都预示着钢材价格的低迷。价格时代已经过去。据有关资料显示,2007年进口铁矿石平均价格已从每吨60美元上涨至90美元;巴西至中国港口即期合同运价已突破90美元/吨的历史高位;焦炭价格从每吨60美元上涨至90美元。从年初的每吨900美元上涨到年底的每吨1400美元。据分析,2008年钢铁行业高成本运行的产业结构不太可能发生变化。
其次,国家加大资源、环保管理和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力度,促使建材价格在一定时期内持续上涨。例如,根据国家产业指导政策,“十一五”期间将淘汰落后水泥产能2.5亿吨。去年,国家发改委专门针对淘汰落后水泥产能出台了三项政策。当前直接的结果就是大型水泥企业的定价能力增强。但淘汰落后水泥产能的刚性压力短期内难以补充和释放。在这种状态下,水泥价格一定是牛市而不是牛市。
第三,我国建材价格长期将呈现上涨趋势。从长远看,中国是一个资源短缺但资源浪费严重的国家。同时,目前正处于投资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增长时期。建材价格将长期保持上涨趋势。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人均能源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自2004年以来,中国已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有关专家指出,我国当前经济增长模式仍然是“三高一低”的增长模式,即高投资、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我国GDP总量仅占世界总量的3%至4%,而消耗的钢铁、煤炭却占世界消耗量的四分之一以上,消耗的水泥占世界水泥消耗量的40%,电力消耗是世界上最大的。万元GDP用电量13%、用水量是国际水平的5倍……
有关专家多次呼吁:我国现有的资源供给结构与消费结构之间存在尖锐矛盾,我们的资源结构已经不能支撑以GDP为核心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建材价格上涨,实际上是建筑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强烈呼声和呼唤。
缓解压力需要“转变”
与其他事物一样,材料价格上涨也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给建筑企业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另一方面,倒逼建筑企业转变发展和管理模式,通过自主创新寻找出路。
一是加快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虽然建材涨价成为扼杀项目创造效益能力的“杀手”,但与粗放管理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因为物价上涨造成的效益缩水是可以计算的,但粗放经营造成的效益损失却是一个“无底洞”。以某公司铁福公路项目部为例,项目经理“一手包办”,其他管理人员充耳不闻,造成管理漏洞。仅搅拌站就超产、多报了混凝土用量4400多立方米,土石方施工量就多报了4万平方米。相当一部分项目部门无法及时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动态成本,为项目损失埋下隐患。不少项目经理和员工异口同声指出:没有必然亏损的项目,只有必然亏损的管理。
以桥梁、隧道使用的模板为例,各单位在施工之初都需要定制模板,少则几十吨,多则数百吨甚至上千吨。 1吨模板委托加工一般成本在6000元以上,自行加工成本在4000元以上。不过,有些单位可以使用同一个模板6次以上,而有些单位只使用一次就可以报销。工程完成后,那些注重节约收集的人会被当作废铁卖掉,而那些粗心的人就会把它扔得到处都是,无影无踪。如果有一个机构进行回收、储存、分类、刷新,并提供周转租赁,那将是一笔巨大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将节省多少资源!
其次,打破小而全的小作坊生产方式,建立开放、持久的合作、协调、平衡体系,协调各方利益与合作。当前,我国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资源利用和技术创新成果重复、分散、忽视绩效的现象相当严重。以建设全国首条时速350公里武广客运专线为例。各单位加大投入是必然的,但制梁场、双块枕木场等设施是你建我建。 “你还有我。” “一切皆有可能”;一个单位建了两个混凝土搅拌站,完全够用,但有关单位为了提高威信,却硬要建三个搅拌站;原本的设计是用砖石砌成的,结果却不得不使用预制混凝土砌块…………这样的面子工程和表演工程的例子还有很多!
各项目、各公司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或利益集团,引导和促进生产要素在企业或部门之间合理流动,促进各项目、各利益集团的优势互补和利益共享,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缓解资源短缺和物资价格上涨矛盾的可行选择。以钢材为例,中国铁建系统年需求量约为300万吨。如果实行集中采购供应,每吨可节省成本30元,利润近亿元,比一个集团公司数万名员工用血汗创造的还要多。好处。
三是大力推广建筑节能和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建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建筑能耗惊人,存在土地资源利用率低、水污染严重、建筑耗材高等问题。现有建筑95%未达到节能标准,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至3倍,给社会造成沉重的能源负担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如何推广建筑节能和建筑垃圾处理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建筑企业、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相关报道,未来30年,全球将出现“十大新兴技术”,其中“垃圾处理技术”位列第二。世界经济发达国家正在积极探索将垃圾变废为新资源,打造成为新兴产业。美国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率已达到70%,不仅减少了固体废物填埋对环境的破坏,而且减少了资源损失,减少了建设单位的垃圾处理费用。当前,经济发达国家正在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新科学、新组织,确保重大垃圾流向控制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它们都对废物管理和废物再利用进行了立法,有一套完整的措施、政策和法律,对推广废物处理技术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特大型建筑企业,应该重视建筑垃圾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为国家、为公司、为人民。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招标文件撰写和制作以提高中标率的信息,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